龙静:时代变局中的波兰对华政策

发布者:胡文静发布时间:2023-06-15浏览次数:10

导言: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举办之际,中国欧洲学会中东欧研究分会2023年年会顺利召开。全国中东欧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中东欧区域国别研究”“中东欧政治研究”“中东欧经济、社会研究”“中东欧外交研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等议题,共聚研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中东欧研究的路径与展望,发出智慧之声,为此与读者分享。


龙静,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一、波兰对华政策的发展态势

1.2012-2016年:对华重视阶段

2012年,第一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波兰举办,是中波交往中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波兰,是中波关系的制高点。政治上不断提升中波双边关系,经济上波兰愿同中国不断扩大经贸合作,呈现积极热络的发展态势。  

2.2017-2020年:主动选边站队的疏离阶段

2016年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开启中美竞合时期,波兰主动选边站队,对华关系迅速降温疏离。从积极的角度看,波兰依然参加每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从消极角度看,有两个重要事件值得关注,一个是加入“清洁5G”名单;另一个是对中欧CAI发表不同的看法,波兰对外政策更偏向和美国通气。

3.2021年:求取东西平衡的回暖阶段

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修复与“老欧洲”国家的盟友关系,不如特朗普政府那般重视中东欧地区,因此波兰对华政策也发生较大转变。在此期间,波兰总统杜达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视频);4月,波兰参议长和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进行了视频会面;波兰外长于疫情期间在5月底应邀访问中国,开启疫情期间外方高层领导访华的先河;金融领域,发行价值30亿元人民币的三年期熊猫债。

4.2022年:乌克兰危机下的徘徊期

在此期间,中波之间既有看似积极的政治互动又有消极的方面。积极方面,波兰总统杜达访问中国,出席冬奥会开幕式,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会晤;6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以视频方式同波兰外长拉乌共同主持召开中波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7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波兰总统杜达通电话;9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出席第77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同波兰外长拉乌会面。看似频繁的高层政治对话,实际上主要围绕的是乌克兰议题,双方存在较大分歧。消极角度,波兰政界对4月中国中东欧特使的访问反应冷淡,拒绝进行任何会见;7月,波兰方面热情接待台湾“立**长”游锡堃的到访;12月,前波兰外交部长、欧洲议会外委会成员安娜·福蒂加(Anna Fotyga)率团访问台湾。波兰与台湾互动频繁,假借非政治互动达到不断提升政治关系的目的,与台湾开展了许多所谓的“议会”外交。

二、波兰对华政策的主要特点

1.变化频繁,但振幅有限。波兰政府很难用量化指标进行政策研判,如果以波罗的海三国退出“17+1”、“16+1”作为参考,波兰并没有退出这个机制,在****上也没有过多逾越。

2.非双边因素干扰性强。这主要指美国,特朗普政府和后来拜登政府上台后,波兰对华政策的变化有很多同步性。

3.发展与安全诉求的高对立性。波兰很多情况下为了安全的诉求放弃了发展,特别是经贸领域的的对话合作。

4.对华政策的可交易性。波兰为了迎合美国以遏华为核心的全球战略,很多时候波兰把其对华政策和与美国的关系作为筹码来进行交换。同时,在欧盟内部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欧盟强调在对外政策上需要统一,波兰在欧盟内部的话语权在不断增强,因此波兰往往把其他方面的需求作为筹码进行置换。

三、波兰对华关系发展趋势的思考

1.双边因素的不断强化。2012—2022年,中波贸易不断增长,增长态势比较明显,波兰不太愿意放弃中国巨大的市场。但在巨大增长中,中波有很大的贸易逆差,这也是波兰反复在抱怨的问题。

2.两面性的强化。波兰把欧洲视为竞争者、合作者以及体制性的敌手,往往把经贸领域的合作与意识形态上的批判分割,以此既维护自己在经贸上的核心利益又能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中国,这种态势在很多中东欧国家如波兰越来越凸显。

3.波兰的大国意识。波兰自认为是大国,会反复对外强调其有比较独立的对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

4.大国关系的可控性?既然中波关系如此随着中美关系发生变化,随着中欧关系发生变化,如果中美关系整体上会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是不是意味着对中波关系也有一定影响?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