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友孙:冷战结束以来波兰侨胞政策评析

发布者:胡文静发布时间:2023-05-31浏览次数:17

导言: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举办之际,中国欧洲学会中东欧研究分会2023年年会顺利召开。全国中东欧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中东欧区域国别研究”“中东欧政治研究”“中东欧经济、社会研究”“中东欧外交研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等议题,共聚研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中东欧研究的路径与展望,发出智慧之声,为此与读者分享。

图片

杨友孙,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图片

一、波兰侨胞的现状

波兰是中东欧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侨胞最多的国家。根据2019年波兰外交部的估计,波兰侨胞人口约为2000万,占其国内人口50%以上,主要聚集在北美、西欧等地。根据侨胞的形成原因及其性质,波兰政府将其侨胞分为四类:(1)历史性波裔少数族群,即由于国界变动而“碰巧”生活在国外的侨胞;(2)“波洛尼亚”(Polonia)群体,即在历史上移居美国的波兰侨胞,这里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移居他国的侨胞,但有时也泛指所有海外侨胞(但一般不具有波兰公民身份);(3)前入盟时期的**群体,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04年之前的**及其后代,为侨胞中的核心群体;(4)后入盟时期的**群体,即2004年入盟之后的**及其后代。

二、冷战结束以来波兰侨胞政策的发展阶段

冷战结束后,波兰侨胞政策大致经历了初创、强化和调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2004年。1991年11月5日通过的145/91号决议,确定了对波洛尼亚、**和海外波兰人政策的目标和优先事项,1997年4月通过的《波兰共和国宪法》也涉及到此。2002年12月10日,波兰政府制定了“政府与波洛尼亚和海外波兰人合作计划”,强调政府支持侨胞(尤其是东部侨胞)的语言、文化需求和加强联系,被称为“能力建设型政策”。

第二阶段,2004-2015年。2007年,波兰政府制定了“与波洛尼亚和海外波兰人合作计划”,2011年,波兰政府提出“与波洛尼亚和海外波兰人的合作计划”草案,该草案虽然在当时没有通过但对后续产生了影响。2012年,波兰政府出台《2012-2016年波兰外交政策优先事项》,该政策理念从强调亲缘国的责任到强调亲缘国的获得,或输出亲缘国的影响,从“付出型”到“攫取型”。或者说,实用主义得到了特别强调,出现了“责任索取型”的政策特征。

第三阶段,2015年之后。2015年8月,波兰政府出台“2015-2020期间政府与波洛尼亚和海外波兰人合作计划”。2015年10月,法律与公正党上台执政,侨胞政策发生了一些转变,波兰侨胞政策重新重视侨胞教育,重新强调政府对侨胞责任,弱化侨胞责任。资金管理权再度回到参议院,而政策管理权在外交部。侨胞总体回归保守。

三、波兰侨胞政策的重要举措

波兰侨胞政策的重要举措主要有四。其一是遣返措施,允许侨胞遣返。冷战结束之初,波兰政府即鼓励东部侨胞返回波兰,使每年有几百名侨胞自愿遣返至波兰。1997年6月25日,波兰政府出台《外国人法》,开始推出正式遣返政策。2000年11月9日,波兰政府发布《遣返法案》。遣返者不仅在跨进波兰领土那一刻获得波兰公民身份,还将获得现金、住房等援助以及免费参加适应波兰社会提供的语言课程与职业技能培训。在1997-2010期间,共7079个遣返者来到波兰生活。遣返者数量在2001年逐渐下降,至2010年之后基本结束。政策中心开始转向发放“波兰人卡”。

其二是“波兰人卡”政策及优惠措施。2007年9月7日,波兰议会通过了《波兰人卡法案》。起初,波兰人卡仅针对“东部波兰侨胞”,自2019年后,该卡可授予除波兰外所有国家的侨胞。然而,获得“波兰人卡”卡并不意味着获得波兰公民身份或永久居留权,但持卡人享有诸如在波兰乘坐公共汽车、飞机、快铁等享受37%的折扣,免费进入波兰国内博物馆,开办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可以享受中小学等教育权利。

其三是教育层面措施。波兰外交部内设立了“波兰海外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侨胞教育,管理和协调在东道国开展波兰知识和波兰语教学的学校咨询点等设施,设立奖学金项目,资助东道国提供波兰语和涉及波兰主题的教育,培训教师,协调东道国展开波兰语言教育。

其四是文化与体育活动措施,波兰政府开展了众多文体活动与项目。1992年,举办第一届“波兰社区和海外波兰人世界大会”;2002年,设立“波兰侨胞和海外波兰人日”,每年5月2日举行庆祝活动;“世界波洛尼亚运动会”(1934年第一次举办,3年一次,1991年后每年一次);在世界各地设立“历史点 ”;2002年开始设立“民族记忆保管人奖”;2007年开始举办年度“波兰侨胞与现代历史的相遇”活动。这些都体现了波兰政府对侨胞政策的重视。

四、波兰侨胞政策的优势与不足

波兰政府将侨胞政策聚焦于文化领域,恢复、激活历史和当前所有移居海外的波兰人及其后代的民族记忆和文化身份这个最具韧性,最持久和最具有共通性的要素,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国际关系层面,作为侨胞亲缘国,波兰特别重视与侨胞东道国协商解决问题,对于遣返者和波兰人卡持有人的优惠政策,仅在相关个人进入波兰境内时才能享有。这些政策务实、温和,强调政府责任而非索取,受到侨胞群体的欢迎。例如自2007年至2016年,有170000波兰侨胞申请波兰人卡。世界各地的侨胞组织不断发展,据2022年波兰统计局的估计,海外波裔社会组织已接近9000个,它们在115个国家开展活动。

但波兰侨胞政策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侨胞政策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在资金管辖权限归属上议院,政策推进主要依赖外交部,导致政策推进效率存在问题。负责政策实施的机构也存在重复、臃肿的问题。例如参议院有“**事务和与波兰人海外接触委员会”、众议院有“与海外波兰人联络委员会”、外交部有“波兰侨胞和海外波兰人合作司”、总统府有“与海外波兰人保持联系办公室”。其次,没有适度明确区分**政策和侨胞政策。**政策可以依赖欧盟为主,而其他侨胞群体的政策则主要依靠波兰。最后,同时,对不同侨胞群体存在厚此薄彼的倾向。早期重视东部侨胞,入盟后重视西欧侨胞,其他地区的侨胞受到忽视。

总体来看,欧兰的侨胞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随着俄乌冲突的发展以及**加强,侨胞群体多元化将对波兰的侨胞带来冲击,俄乌冲突之后,进入波兰的乌克兰侨民已经不能申请波兰人卡。今后,波兰不可回避居乌克兰的波兰侨胞的保护问题,这对未来侨胞政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