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Petr Fiala)近期宣布,自今年7月起,捷克在全球的11个大使馆将调整外籍劳工配额,增加专家名额,削减非技术员工签证。捷克希望今年从印度引进24名信息技术专家,从中国引进650名高技能素质人才,再从其他亚洲国家引入120名专业人才。相反,面向非洲地区的120个配额(大多为低技能劳动力)将被取消。捷克政府已于6月11日批准了此条例的修订。
菲亚拉表示:“6月11日,我们对政府条例进行了修订,重新设定了关于工作签证和员工卡申请的最高数量限制,共11个驻外大使馆的申请上限发生了变化,或者引入了新的规定。此举旨在简化和改变外籍劳工的结构,以便我们能够将海外高技术人才引入捷克,并减少低技能劳工**。目前重要的是继续采取此类措施,为雇主创造从国外招募高技能劳动力的可能。此前。政府已经上调过相关配额。”
该修正案由捷克内政部拟订,主要针对参与劳务**项目、停留超过90天人员的签证配额。其目标群体包括高技术人才、技术人员、关键技术科研人员及数字游民。捷克驻印度德里大使馆目前每年可受理24份申请,其中一半分配给高技术人才和科学家,另一半则是所谓的“剩余配额”(面向其他人群)。从今年7月起,将在“数字游民”项目中新增24个IT专家名额,该类人员将获得商务签证,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在捷克工作,居留证的办理时间最长为45天。
在中国北京和上海,目前并未设定雇员卡的申请配额,但近年来申请数量不断增长,2022年收到235份申请,2024年则收到了1315份。据捷克内政部称,申请数量的增长完全来源于低技术和低收入申请者,他们通常希望在由中国人经营的餐厅或街头小吃店担任厨房帮工或帮厨。内政部提议设定每年1170个配额,并将大部分名额预留给专家群体。在北京使馆,拟设400个名额给高技能人才以及关键技术科研人员,360个名额给其余申请者;在上海领事馆,计划发放410份签证,其中250份给专业人士,160份属于“剩余配额”。
相反,在开罗、卢萨卡、比勒陀利亚、拉巴特和亚的斯亚贝巴的大使馆,面向非洲申请者的120个“剩余配额”将被取消,但每年为非洲科学家和专家提供的420个名额将继续保留。而曼谷大使馆的配额将从每年300个提升至460个,其中为技术人员新增了100个名额,同时“剩余配额”也将增加60个,达到220个。捷克内政部称,这是因为目前泰国的申请人数是现有配额的六倍,需通过抽签决定人选。这些申请者几乎全部是希望赴捷克从事泰式**工作的**师。
此外,捷克政府拟新增配额,允许通过东京使馆和台北代表处各接收60名高技能亚洲申请者。不过,这些配额并不涉及于日本和台湾公民,因为他们可以自由进入捷克劳动力市场,而来自越南或菲律宾等国的人员则可以通过此方案进行申请。
参考资料:
https://www.ceskenoviny.cz/zpravy/vlada-upravila-kvoty-pro-pracovniky-z-ciziny-pribude-viz-pro-kvalifikovane/268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