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5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宁波举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欧洲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捷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海燕教授率队积极参与博览会系列重要活动,发出“浙金院”声音。
博览会期间,中心骨干受邀参加2025“投资浙里”合作推介交流活动、中国欧洲学会中东欧研究分会2025年年会暨第一届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智库论坛、中国—中东欧人文交流会议暨第三届浙江—中东欧国家教育智库联盟年会、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职业教育交流会暨中保校企对接活动等重要活动,同时在主流媒体平台发声,分享专业见解。
在2025“投资浙里”合作推介交流活动中,张海燕教授发挥专业优势,受邀主持“千言万语话新质,同潮聚智破云关”圆桌对话环节,与康迈尔机电(嘉兴)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Luca Gasparri、捷德航空副总裁贺冬、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欧洲市场负责人张亚韬及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兼上海分行行长杨传东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市营商环境及相关产业发展趋势等角度进行对话分享。
在中国欧洲学会中东欧研究分会2025年年会暨第一届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智库论坛上,张海燕教授受邀主持“中东欧地缘政治与安全”分论坛,为与会嘉宾搭建了深入探讨该领域重要议题的交流平台。周俊子副研究员则以《欧盟经济安全动向及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路径》为题,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分论坛上作专题报告。报告立足欧盟经济安全动向历程,结合中东欧区域发展特点,为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分享了个人观点。
在中国—中东欧人文交流会议暨第三届浙江—中东欧国家教育智库联盟年会上,中心青年教师宋思佳老师在“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交流与互鉴”分论坛上,作了《捷克教育体系剖析》的主题分享。通过详细介绍捷克教育体系的现状、特点以及对中国教育的借鉴方向,为促进中国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学校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带队保加利亚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商发展研修班(第二期)学员在宁波开展调研学习。期间,学员们参加了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职业教育交流会暨中保校企对接活动。作为该活动的协办单位之一,学校积极搭建桥梁,助力学员与国内外院校、企业代表展开交流。其中,研修班学员、保中工业发展商会主席黛西斯拉娃・东切娃(Desislava Doncheva)在嘉宾致辞环节作精彩发言,分享见解。
此外,张海燕教授在财联社发表《欧美互信根基受破坏欧盟开展对美反制》文章,对欧盟对美反制措施特点及欧美互信根基作了基本判断;在潮新闻《中东欧+,机遇更广阔》文章中,发表观点认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焦虑中,中东欧成了‘缓冲带’——中国企业通过它学习欧洲规则,欧洲企业通过它顺畅供应链。”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自2019年3月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展会以来,已成为面向中东欧国家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也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涉外机制性展会。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参加此次博览会系列重要活动并发声,不仅加强了学校与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商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学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