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东欧研究】转为“实用主义”?捷中关系的新动力
发布者:胡文静发布时间:2024-03-26浏览次数:10
本文介绍了捷克对华政策的最新动向及调整,重点关注捷克国家安全顾问11月访问北京,媒体、政界、商界对此的反应,以及此次访问的国际背景。分析认为,迫于更加务实行动者的压力,捷克政府内部强硬派的地位略有下降。除了托马什·波亚尔(Tomáš Pojar)的中国之行外,本文也对前国防部长雅罗斯拉夫·特维尔迪克(Jaroslav Tvrdík) 11 月的中国之行和前总理伊日·帕鲁贝克(Jiří Paroubek)出席第三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情况进行了总结。捷克现任政府自 2021 年 12 月上台伊始,就将修正对华关系列为其任期内的优先事项之一。鉴于联合政府中有重要官员反对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加之外部环境恶化以及 俄乌冲突爆发后东欧安全危机,中捷关系发展显然受到影响。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捷分歧扩大,捷方也采取了一些不友好的行动,包括暂停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下的活动,在****上有所动作,捷克企业退出中国市场等,以及频频质疑对华务实合作。正因如此,捷克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这个中欧国家开始被视为一个有问题和不可靠的行为体。然而,从捷克政府最近发展的表明来看,捷中关系有望终止消极发展态势,恢复正常和务实的关系。11 月 2 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捷克国家安全顾问托马什·波亚尔(Tomáš Pojar)在京举行会谈,捷克对外关系与新闻办公室主任弗拉迪米尔·波索尔达(Vladimír Posolda)和外交部亚太司司长马雷克·利布里基(Marek Libřický)陪同访问。托马什·波亚尔在与王毅会谈时表示,捷克希望促进务实的双边关系,加强合作,在不同层面开展更多交流,促进相互理解。随后他也表示,代表团讨论了增加捷克对华出口的可能性、恢复直航以及一些有关安全的问题,如反对恐怖主义和俄乌冲突。实际上,近年来捷克与中国之间取消直航,这大大削弱了双边交流的潜力。2015 年,两国首都之间首次开通了直飞航班,由海南航空公司运营。随后又开通了飞往成都(四川航空)、上海和西安(中国东方航空)的航班。然而,由于布拉格采取的对华不友好行动,中国航司在疫情爆发前 2020 年初取消了布拉格–北京的航班,其后其他航班也因疫情而停飞,但疫情结束后至今也没有恢复。2022 年底曾宣布恢复布拉格–成都的航班,但 2023 年春季捷克议会议员对台湾地区进行了访问,该计划因此被搁置。捷克驻成都领事馆的关闭显然与捷克对华关系的调整有关。对此,捷克给出的官方解释是领事馆的盈利能力较差。但一些专家并不信服这种说法,因为成都领事馆的收入足以支付其运营费用,领事馆关闭的真实动机是出于政治原因。取消直航和领事馆关闭削弱了中捷两国游客互访的潜力。疫情发生前,中国游客占捷克的外国游客比例不断上升,是捷克企业和当局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俄罗斯游客数量下降之后。捷克旅游局(CzechTouri**)是负责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国家机构,该机构认为,直飞航班是吸引外国游客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布拉格机场最近证实,正在争取与中国航司就重新开通直飞航班进行磋商。明年中捷两国人民或许有望再次迎来直航。托马什·波亚尔 2023年11 月访问北京时有关安全的问题更引人关注。如上所述,此次对外关系与新闻办公室负责人出席了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会晤。这与捷克安全情报局和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局局长 2023 年 3 月窜访台湾地区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他们参加了由众议院议长马尔凯塔·佩卡洛娃·阿达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带队的几项有争议的活动。在 10 月发布的年度报告中,安全信息局甚至把中国视为对捷克利益的全方位威胁。在此背景下,捷克重要安全人员此次中国之行显得非常重要,他们可借此机会打开直接沟通渠道。此外,波亚尔还透露,此次会晤的目的之一是讨论俄乌冲突。换句话说,一些倾向于务实主义的捷克政治家已经开始重新思考国际政治战略,试图通过与中国合作来对抗被视为“最紧迫安全威胁”的俄罗斯。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军事打击失败显然影响了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谋划,现在他们倾向于向中国释放积极信号。11 月中旬于布拉格举行的阿斯彭年度会议(the Aspen Annual Conference)上,波亚尔指出,西方国家必须与中国建立沟通,中国有能力影响许多其他国家,并且有助于防止冲突进一步恶化。他还表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并不 站在我们这一边,因此有必要与中国进行某种合作。参会的捷克驻北约大使雅各布·兰多夫斯基(Jakub Landovský)显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由此可见,捷克和其他一些跨大西洋共同体(the Atlantic community)成员国的举动是一种基于现实主义的策略,旨在减轻针对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制裁所造成的影响,并考虑其他加速西方力量衰落的潜在冲突带来的风险。不管怎样,如果捷克国家安全顾问认为,与中国开展贸易、通过合作加强稳定关系、避免相互制裁、寻求共同利益和议题对捷克有利,这就是向积极方向转变的信号。同样,他更注重利益而非价值观,这有助于削弱捷克现行外交政策中过度的道德主义和理想主义,因为这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务实性原则背道而驰。托马什·波亚尔在访问北京之前,他于 10 月份访问了华盛顿,并会见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几位国会议员。有趣的是,沙利文在波亚尔亚洲之行的前几天就抵达中国并会见了中国外长王毅。但与去年不同的是,美方没有向捷克公布任何有关会谈的信息。2022 年 10 月,捷克与美国高级官员讨论了对乌克兰的支持,深化捷克政府与美国政府之间的防务合作,捷克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以及与能源安全和印太问题等。本次会晤的细节仅由波亚尔本人透露,双方讨论了双边防务和军事合作以及乌克兰冲突和巴以冲突等问题。同时,波亚尔和沙利文很有可能讨论了对华立场,并协调了双方议程。捷克对华政策的最新调整与中美之间交流深化密不可分。如果中美关系进一步升温,我们很可能看到包括捷克在内的许多其他美国盟国也会采取类似行动。媒体对波亚尔与王毅会晤的报道值得注意。最初是小范围报道,在中国媒体发布相关信息后,捷克方面仅简短描述了国家安全顾问的行程,没有进一步分析或评判。2023年11 月 19 日,捷克公共电视广播公司猜测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Petr Fiala)将于2024年对中国进行访问,这引发了新一轮关注。菲亚拉否认了准备访问中国,并含蓄地批评了捷克电视台散布虚假信息。不过,总理同时强调,捷克希望与中国保持正常关系,就像盟国一样,他还补充说,即使他将来去北京,也是正常的。这样的表态反过来又可以理解成他谨慎地承认了对华访问的可能性,这与过去两年的表态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有人猜测,有关菲亚拉访华行程的猜测是故意散步的,其目的是捷克抹黑国家安全顾问,阻挠任何重建中捷双边合作关系的可能性。的确,捷克电视台发布这一猜测后,媒体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有所上升,记者们也开始寻找波亚尔出访华盛顿和北京的细节,并试图获取政治家、商人和专家的观点。在捷克电视台引起这次政治讨论后,几个议会党团代表就捷克对华政策的最新发展以及菲亚拉北京之行的猜测发表了评论。两个反对党(ANO党和社民党)的政治家们都对这一访问表示欢迎。海盗党和公民民主党(ODS)代表的反应则更令人惊讶,他们并不反对这一想法。众议院海盗党联盟领袖雅各布·米哈莱克(Jakub Michálek)表示,海盗党联盟赞成恢复与中国的“正常关系”,而马雷克·本达(Marek Benda,ODS)则希望总理能访问中国。本达的发言值得思考,因为他属于对华“鹰派”人物,几十年来一直参与与中国利益相冲突的活动。但捷克参议院外交、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主席、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主席帕维尔·费舍尔(Pavel Fischer)的态度最为尖锐。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他对两国可能出现的缓和关系提出警告,费舍尔对波亚尔访华表示不满。但无论如何,在更现实和务实派行动者的压力下,捷克强硬派的政治意见略有削弱。捷克商界代表对中捷关系正常化表示欢迎。有兴趣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捷克企业家一直饱受压力,并且未曾得到任何政治支持。这导致部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一部分转向其他市场,例如越南市场。即使是斯柯达(Škoda)和 PPF集团等最重要的企业也是如此。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的参展情况也证实了捷克在华业务下滑。波亚尔北京之行以及要求恢复务实双边关系的呼声日益高涨之际,捷克工业联合会(Confederation of Industry)副主席拉狄克·什皮卡尔(Radek Špicar)对此表示支持,他认为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角色,其作用将日益增强。除了捷克政府的官方倡议外,前政要最近也访问了中国。前国防部长兼总理中国事务的顾问雅罗斯拉夫·特维尔迪克(Jaroslav Tvrdík)、社民党(SDP)前副主席扬·比尔克(Jan Birke)以及由特夫尔迪克领导的捷中合作商会其他成员也于11 月抵达中国。据他所说,特维尔迪克与李强总理进行了会面,讨论了捷中关系,包括恢复两国直航的前景、贸易和投资、地方层面合作的可能性以及抗击疫情的经验。这次会晤是非正式的,但捷克代表提前向捷克外交部通报了此行情况,并向国家机构表示此访将有助于中捷两国关系正常化。此外,特维尔迪克还与中国商务部、浙江省、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和中信集团的代表举行了会谈。最后,捷克前总理伊日·帕劳贝克(Jiří Paroubek)参加了 10 月 17-18 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但捷克政府并没有参加此次论坛,这与其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立场一致,捷克政府在该机制中暂停活动,尽管如此,捷克政府并未退出该倡议。因此,至少积极的一面是,捷克由其前总理作为代表出席一带一路峰会。帕劳贝克在接受采访时对匈牙利总理欧尔班(Viktor Orbán)和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的出席表示赞赏,并强调各方沟通以及俄乌和谈的重要性。帕劳贝克连续参加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这位捷克代表在高级别会议上发表演讲,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这包括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新就业机会以及贸易和商业繁荣等,这使得“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经济项目”。此外,帕劳贝克对9月发表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发表了评论。他对这一战略表示欢迎,并强调了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作用。此外,捷克前总理还表示,跨大西洋共同体政治家对非西方国家的关注无疑值得赞赏,因为这有助于克服东方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之间的对立。捷中关系的最新发展,或者更准确地说,捷克对华立场的最新发展情况表明,捷克政府中一些有影响力的务实派政治家意识到当前捷克的外交政策难以持续,其基于价值观的特性正在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中美之间加强交流将使捷克国内“鹰派”置于尴尬地位。如果中美两国能够在向多中心主义过渡的新国际环境中寻求共同利益和权宜之计,那将会使更多人理解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的必要性。【作者:Ladislav Zemánek;翻译:张斯淇;校对:黄萌萌;审核:鞠维伟;签发:刘作奎】
***中国-中东欧研究院非营利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7年4月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注册成立,是中国在欧洲首家独立注册的新型智库。中国-中东欧研究院搭建起依托中东欧国家学者的学术研究网络。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是这些学者的原创研究成果。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目的在于加强对中东欧国家的认知,促进学术交流,但不代表中国-中东欧研究院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