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骁骁:从对乌援助看中东欧国家在欧洲安全与防务自主上的意愿与能力

发布者:胡文静发布时间:2023-05-27浏览次数:10

导言: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举办之际,中国欧洲学会中东欧研究分会2023年年会顺利召开。全国中东欧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中东欧区域国别研究”“中东欧政治研究”“中东欧经济、社会研究”“中东欧外交研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等议题,共聚研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中东欧研究的路径与展望,发出智慧之声,为此与读者分享。

图片

严骁骁,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图片

一、欧洲安全与防务自主

欧洲对外事务委员会(ECFR)在2022年6月发布了《欧洲**指数报告》,对不同国家在欧洲战略自主建设六个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指数测定。从ECFR的评估数据看,中东欧国家对欧洲安全与防务自主的贡献总体较低,但这只反映出现阶段中东欧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成员国的意愿与实际表现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即有些国家有意愿但无能力,而另一些国家无意愿但受到了欧盟机制的制约,不得不加大了实际贡献。讲演者认为,可以通过中东欧国家对乌克兰援助的情况,来评估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安全防务自主上的意愿,以及欧盟机制对其造成的限制性影响。

欧洲安全与防务自主有两个框架:在欧盟框架内,欧洲具备能够对其周边地区的危机和冲突做出反应,即使是在美国无法或不愿意参与的情况下;在欧盟—北约框架内,欧洲人将成为欧洲常规防御的骨干力量。欧盟推进欧洲安全防务自主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四个:一是欧洲防务基金(EDF),其是欧盟长期预算内工具,用以资助成员国企业、科研部门军事研发。二是欧洲和平基金(EPF),是欧盟预算外的工具,用于危机管理,和平行动等。三是协调防务年度审查机制(CARD),对成员国提供咨询与政策建议。四是永久结构性合作(PESCO),是成员国之间的军事科研与军事能力合作。

二、中东欧国家的对乌援助:双边与欧盟层面

这里的分析主要考虑欧洲和平基金(EPF)起到的制度性影响。成员国在EPF中的贡献份额是在其国民总收入的基础上决定的,欧盟理事会和部长理事会决定该基金的使用动向。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欧盟立即将对乌克兰援助上升为共同外交政策,欧洲和平基金成为欧盟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从对乌克兰援助的数据来看,中东欧国家在该问题上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波兰、捷克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欧盟机制层面,均是中东欧国家中对乌克兰援助力度最大的国家。第二,仅从本国层面来看,匈牙利与罗马尼亚是对乌克兰援助意愿最低的国家,但在欧盟机制的影响下,成为了对乌克兰援助的中等国家。第三,克罗地亚、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在国家层面的双边援助份额均小于或等同其在欧盟机制内的份额。第四,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在本国层面的援助要高于欧盟机制内的援助。

三、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安全与防务自主问题上的立场

基于上述发现,可以做出以下推论。首先,波兰、捷克具备了影响欧洲安全与防务自主建设的能力,因此它们对欧洲安全与防务自主而言,将会产生明显的自下而上的影响。其次,结合ECFR的评分可以认为,在欧盟安全与防务自主建设上,匈牙利无论是实际贡献还是参与意愿都较低。但欧盟机制对其构成了自上而下的约束,迫使其更大程度地参与合作。再次,克罗地亚等中欧国家在欧洲安全与防务自主问题上采取追随策略,并没有强烈意愿推进,仅满足于完成欧盟内分摊的任务;而波罗的海三国虽有强烈主观意愿推动欧洲安全与防务合作,但鉴于其实力,以及其更愿意依赖跨大西洋安全结构,因而在欧盟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