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高水平打造“四个高地”:以省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探路

发布者:胡文静发布时间:2021-03-05浏览次数:39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确保“十四五”开好周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重任在肩,更须底面奋进。代表委员们表示,浙江已经吹响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传号角,要努力打造经济高重量发展高地、三大科创高地、皮革开放新高地和新时代文化高地,以省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现代化建设保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源幅3%左右”……今年发展主要预期日标的一组组数据,让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他认为,“6%”这个数字折射的是一种发展理念——不过分追求速度,而是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报告强调就业状况,物价水平,民生改善等指标,更充分越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从全国视野来看,浙江提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的目标,强调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举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不仅找准了发展方向,更是主动担当作为。张天任代表说,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内涵丰富,既有战略定性的方向,又有明确定量的指标;既包含新兴产业的黑菜,又涉及传统产业的构型;既闻得到乡村探兴的“泥土味”,又看得见数字经济的“时尚范”;既体现区域协调的整体性,又反映城乡一体的大格局,浙江一定能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力、特色和魅力,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多贡献。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增加基础研究投入、使科研人员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政府工作报告对提升各技创新能力作出的一系列部署,让会国政协商品、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院长崔旧借盛振奋。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发出了鲜明的信号。对浙江而言,就是要坚持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努力打造三大科创高地,以科技创新决胜未来。”崔田委员说。

        建设“兀联国+”,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是浙江“十四五”发展的“第一战略抓手”。崔日委员认为。政

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广“偶榜推体”等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采我区等带动作用攀具体部署。不失为浙江打造科创高地的重要引领。他说:“我们应用精室地,增加则新段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重大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浙江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对此感触颇深。眼下,浙江正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今年春节上班后,省委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聚焦“改革”的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

       “浙江的改革步伐始终没有停歇。浙江有基础、也有决心推动改革走向深入。”张明华委员说、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的又一项开创性工作,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迭代深化。

       “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在张明华委员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内容,给浙江更好推动数字化改革“划了重点”。

改革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数字化改革将赋能产业发展、省域治理。但数字化改革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具体的场景应用上,更在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改变。这需要广大干部勤学勤思,形成数字化理念和思维,积极投身到改革之中。张明华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带着一本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茶的书籍《老龙井》走京参会。她翻阅看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一行下重重划了檐线。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浙江正在深入实施文化研究工程、充分挖掘上山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古城遗址等历史遗存的深厚内涵。郑亚育代表说,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努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她期待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数字文化全面发展,形成有国际影响、中国气派、古今辉映、诗画交融的文化浙江新格局。

        郑亚莉代表认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浙江还需进一步以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为导向,深化文旅融合,不断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精神文化的需求。此外,还应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通过拥抱新技术,让优秀文化资源“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为错能中华文化新维德作出浙江首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