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东欧地方合作经验与前景

发布者:胡文静发布时间:2022-05-23浏览次数:148

导言:2022年是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合作十周年,十年来合作机制切实推进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多边的务实合作,成为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俄乌冲突造成中东欧地区严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这同时也考验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未来合作的深化发展。为此,中国一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约请相关领域学者专家,围绕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撰写了系列文章,在此与读者分享。


地方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务实合作领域富有活力和可持续性。浙江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已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的排头兵,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新形势下,当好对中东欧地方合作

的排头兵、横范生,是浙江扛起重要窗口建设的一份担当,也是构筑全面开放新格局、打造中欧经济循环战略枢纽的重要支撑。

一、浙江一中东欧地方合作发展经验

(一)平台载体搭建加大要素流动

综合性平台方面,我国第一个中国一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于2018年在宁波正式揭牌,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拓展中东欧合作的高能报服务平台,面向中东欧国家最有影响力的展会——宁波的中东欣博览会,2019年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展会,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涉外机制性展会。同时,浙江省在中东欧国家积极布局白办展,组织企业、产业合作园杜中东欧国家参展,比如在中东欧地区历史最久、展出范围最广的布尔诺工业博览会上推出“品质新货”主题展。专业性平台方面,浙江省还积极谋划推动了“一带一路”捷克站、中欧班列(义乌)、奥尔维亚贝尔麦克贸易中心等经贸合作项目线体建设,成为双方企业资源对接、打造物国产业链的重要平台。

(二)以人文交流细带加强民心相通

双方在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交流多样,精彩纷星。教育领域,有关院校都与中东欣国家社合作伙伴,每一年在宁波召开中国一中东欧教育论坛,进行教育政策的对话,推进教育合作项目。旅游领域,疫情前推出过千人游捷充等项目,用系列项目推进旅游发展。文化领域,在素非亚文旅部限宁波建有中国文化中心,有关院校在撞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都建立了孔子学院,并成立了中国-中东欧音乐学院联盟等。

(三)以点带面促进经贸合作交流

捷克是浙江在一带一路沿线和中东欧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以点带面成效明显。贸易方面,2021年浙江与绿克进出口贸易创历史新高,突破100亿元,国比增长烟50%,为近十年来最快增速;投资方面,投资主体不断丰富,科技含量也较高,比如万内、大华、炬华、新坐标、敏东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赴捷投资。捷克已经成为浙江在中东欧除希猜以外最大的投资地。其中,一批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民常企业在推进浙江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高有活力和市场敏感度,能捕捉双边合作的重要机遇。

(四)发挥友城作用覆盖合作网络

浙江近几年注重友城建设,构建一个与中东欧国家全覆盖的合作网络,目前,浙江已有71个友城厢盖中东欧的17个国家。在这个友城网络的基础上,还推出了中国——中东欧的省州市长论坛,到2017年制度化为中国一中东欧城市的市长论坛,由宇波主办。目前市长论坛已被列入中国-中东欧领导会晒的纲要.2020年全球疫情大流行下,浙江针对中东欧地区广泛的友城、重点国家,关键时刻携手并进、攻克时双、联合抗疫,不仅提供防疫物资,还通过线上平台分享抗疫经验,推进和延续双方合作,丰富地方合作内涵。

二、浙江一中东欧地方合作前景展望

开放合作、共赢发展是时代潮流,也是人心所向,各国所盼。当好对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的排头兵,模范生,是浙江扛起重要窗口建设的一份担当,也是构筑全面开放新格局、打造中欧经济循环战略枢纽的重要支撑。

(一)浙江一中东欧地方合作仍大有可为

中国——中东欧双方合作机制日趋成熟,经贸往来也不断加强。中东欧单个国家的体量不大,但是加越来就是一般不可忽视的力量,产业优势互补性器,市场潜力大,且前,虽然双边贸易和投资额在浙江开放型经济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与中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仍有广阔天地,尤其是2021年初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为如何深化与中东欧国家地方务实合作指明了方向,后续增长空间可期

(二)商协会和产业合作值得高度关注

中东欧国家在汽车制造、机械设备、环保技术和生物制药等领域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成套设备供给等领域有较大的需求,而浙江的全球布局需求、庞大市场潜力正是或者可以成为吸引中东欣合作的重要因素。促成产业合作关键还在企业,鉴于中东欧国家包括捷克的行业协会人员相对稳定,会员企业众多,行业影响面广,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拓展对中东欧地方合作,夯实经贸合作和产业对接的有利因素。

(三)聚焦重点热点平台更好把握全局

支持宁波建设国家级中国一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并在省内各市集聚中东欧元素,联动推进浙江中东欣地方合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场外经贸合作区与境内国际产业园循环机制建立,密切双向联系组带,以中东欧国家主要节点城市和港口为重点,打造更多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加快推动塞尔维亚商贸物流园建设升档为国家级,引导中小企业抱团发展、集群发展。以推进国际产业西建设为抓手,加强与中东欧等国家在离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产能等合作,支持与中东欧企业、机构共建实验室、孵化器、继续做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扩大国内参与度,提高中东欧国家参与度,提升辐射和服务功能。持续扩大浙江自办展在中东欧国家的版图,多元布局海外贸易展。同时,依托进博会、中东欧商品常年展、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青田鼎侨乡进口商品城等税体,积极推进中东欧消费品、工业品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开拓中东欧国家的进口市场,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为契机,主动开放会展平台,带动长三角以及全国外贸企业抱团拓展中东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