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揭牌暨国别和区域研究高峰论坛

发布者:胡文静发布时间:2021-04-25浏览次数:61

   为在新形势下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与人文交流,推动中东欧国家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体系 构建及特色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助力“一带一路”建设,2021年4月25日,教育 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杭州师范大学正式揭 牌,同时首届国别与区域研究高峰论坛召开。

   校党委书记陈春雷出席仪式并致欢迎辞。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大使致辞,并与校长尚永丰院士为中心揭牌。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发来贺信。浙江省 社科联邵清巡视员、浙江省商务厅李玉林调研员分别致辞。浙江省外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顾建新,欧洲处副处长王悦,浙江省教育厅专职副总督学舒培冬,杭州市外办副主任杜士根,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 杭州处副处长、自然遗产保护促进会会长王露,副校长胡华、黄兆信出席仪式。 

   陈春雷向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在杭师大建设一流的进程 中,学校始终把办学国际化作为重要战略抓手摆在中心位置,把加强与世界各地、各高校之间的交流联系 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已与全世界90多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中心的揭牌成立,对进一步推动杭师大开放合作办学,推动学科建设向前沿交叉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学校将加强校内资源整合,为中心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好条件保障,以丰硕的研究成果回报大 家对杭师大的信任与支持。

   霍玉珍介绍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9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强调,波罗的海国家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是重要的参与国家,中心的成立对加深该区域国家的了解,特别是推动中国与波罗的海国家的双边关系和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希望中心牢记服务国家、社会、地方的使命,树立与国际接轨的意识,在探索 新理论,研究新问题,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推进学术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依托学校研究的力量和资源,把研究中心办出特色。 

   罗林在贺信中对中心的揭牌成立表示祝贺。他希望中心利用好浙江省作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地域优势,以咨政服务为首要宗旨,整合国内外高校优势资源,联合成立项目课题组,深入挖掘环波罗的海国家特色,就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合作研究,为政府部门相关决策出谋划策; 同时,建立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的教学团队,针对在校大学生、政府机构和企业人员分别开设语言文化课程,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邵清在致辞中介绍了省社科联支持高校、科研机构投身区域与国别研究的相关情况,并希望“环波罗的海国 家研究中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整合全校力量,精炼研究方向,站稳浙江立场,服务国家“一带一 路”倡议以及浙江与中东欧经贸合作的需要,产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李玉林表示,省商务厅可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国别研究、政策咨询、文化教育等方面与中心加强合作, 发挥好中心专业研究机构和对外文化教育平台的作用,共享在俄罗斯、乌克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方面的研究成果和 各自资源,共建“一带一路”,共促经济发展。

   在随后的学术研讨环节,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冯玉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 心执行主任赵蓉晖教授、浙江大学程工和程乐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施旭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王小潞教授和浙 江金融职业学院张海燕教授等作论坛主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