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捷克研究中心成功入选浙江省新型智库培育单位之际,为更好推进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提升中心服务浙江省“一带一路”建设和我校教育国际化工作的能力,12月24日,捷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暨省级新型智库培育单位建设研讨会在杭召开。浙江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邵清,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张钱江,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顾建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校长周烈,以及来自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商务研究院、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浙江省境外投资企业协会和浙江对捷经贸合作代表企业的30余位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出席本次研讨会。
学校校长、捷克研究中心主任郑亚莉致欢迎辞。她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捷克研究中心的总体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从“大写意”进入到“工笔画”的新阶段,捷克研究中心也将由摸索前行的初创阶段进入到稳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新的发展时期,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帮中心出谋划策,指导如何把握国家及区域发展重点,把中心锻造成为政府需要的“思想库”“智囊团”;如何紧密把握企业“走出去”发展脉博,不断汲取锐意进取的企业家们带给我们的鲜活动力;如何把教育合作、人文交流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特色。

捷克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具体介绍了中心的发展现状和建设成果,并向与会代表详细阐述了以科学研究为主体,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为两翼,信息报告、学术研讨和联合研究为保障机制,实现咨政、咨商、启民、育人四大功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的“浙金院模式”。目前,研究中心在团队建设、研究能力、成果发布渠道和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他希望与会的领导、专家为捷克研究中心的稳步发展提供真知灼见。
与会领导、专家对我校建设捷克研究中心,并从无到有取得诸多成绩表示高度肯定,对捷克研究中心的运行模式和以“专业+语言+国别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给予赞赏。与会专家们认为,目前新型智库的建设已经从碎片化向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捷克研究中心应该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结合学校优势,凝练特色,打造研究中心的亮点和品牌;加强供需对接,强化研究中心决策咨询的时效性、针对性、长远性和前瞻性;强化研究中心内外部网络建设和传播能力建设,特别是与捷克相关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浙江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邵清作会议总结,他对我校抢抓机遇,建设捷克研究中心,努力取得喜人成绩表示高度肯定,并指出,智库建设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明确定位、整合力量,凝结智库特色和产品,重点把握和平衡政商学三者的关系,并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对研究对象国历史、现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型的调查研究。

此次会议有助于加强我校捷克研究中心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智库机构的互联互通,促进捷克研究中工作行稳致远,更好地推进国别和区域研究,提升中心咨政、咨商、启民、育人的效能,贡献服务浙江省“一带一路”建设的力量。